2020,面向下一个十年

今年是进入股市的第8年,多年来,没有认真盘点过自己的收益,只知道自己有挣钱,但并不知道挣了多少,因此想借这个机会,一是盘点当前的投资情况,二是合理制定面向未来的更合适的投资策略。

写在前面

回顾自己一年来的持仓变化,投资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一些以前不会尝试的标的。一年以前,我更关注上市公司市净率、市盈率等财务指标,相信并等待他们价值回归。最近几年投资市场分化比较严重,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完全是在财务指标是把自己困住了。不能拿着2013年的投资理念继续在2020年搞投资。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
价值投资应该更关注企业的长期经营与盈利情况,好的管理层,对股东负责的管理层,不然财务数据再好也没有用,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赚钱,先把钱赚了,再谈其他,不赚钱就是loser。

对基金的看法

过去我并不太看好主动混合基金,基金经理很难解决一个悖论,就是你这么牛逼,能挣这么多钱,你为什么要帮我挣,你怎么不自己搞投资,你为什么不去搞私募。2015年老鼠仓的情况非常严重,导致我对基金有非常不好的印象。这个印象回想起来,反而影响到了自己挣钱,不能因为被几个渣男欺骗了,就不相信爱情,不结婚了。
投资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一定的规模、优秀的投资策略、控制利润回撤的能力、高效的投研团队,是需要整个投资团队协作的。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已经拥有5-10年的公募基金经历,并且有非常好的信誉、回撤控制与卓越的年化收益,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怀疑他们。

对投资的思考

某一天,我统计了过往几年的盈利情况,发现我的年化收益远远不如头部基金的基金经理,我开始思索自己投资跑赢基金经理的可能性,毕竟人家是专业的,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是拿钱干活的。
自2019年起,开始小幅增持了ETF、LOF,发现比起股票,ETF与LOF更加抗风险、不收印花税、分红不收税、手续费更低,拥有众多优势。也开始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对多种投资工具的了解。深入研究和学习别人的投资策略与投资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既然我过往几年的平均年化收益,都不能跑赢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我为什么不调整自己的思路,拥抱变化,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呢?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认清现实的过程,认清自己自己的投资水平与能力,解放自己,不再幸苦做很多不必要的研究,我只需要研究好基金与基金经理,与优秀的基金经理为伍,基金经理们会让利润跑起来,会得到更大的投资回报。

转变

2020年3月开始,我陆续将重仓个股转换成ETF与LOF,调整增持了大批LOF,根据折价情况买入了若干封闭基金,7月份完成了所有仓位的转移。
伴随着较好的市场行情,投资收益也开始水涨船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将原先100%的个股仓位,转成100%仓位的LOF+封闭基金,封闭基金根据折价情况不断调仓轮动,LOF根据业绩表现与回撤情况不断优胜略汰,并不断去发掘一些优秀的基金,通过融资融券买入约30%的仓位沪深股票,作为申购新股的市值,一方面可以获得优质股票股价上涨的盈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新股申购,达到一定年化收益,用于抵消融资的利息。

未来计划与执行

为了更好回顾投资计划的执行,定期调整分析、优化投资策略,我将按月记录自己投资的净值变化。
以2020年8月27日,作为基准日期,当日收盘权益净值计为1,后续增资、减资将影响持有份额,不影响净值,通过统计净值来回顾与优化当前的投资方案。

投资记录

2020.08.30

本月中签一只新股,在云南白药上获益颇丰,若干投资的基金都创下净值历史新高。支付宝的小额投资完成了50%以上的仓位调整,把亏损、盈利能力较差的基金淘汰,增持优秀的基金。

2020.09.18

本月所投资的基金遇到较为大幅的回撤,通过一些个股的波段操作,挽回了一些收益,总体的利润未产生大幅回撤。后续在个股的操作上考虑投入更大的资金,风格上可以更加激进。基金方面的投资保持现有策略不变,继续看好基金未来的收益

2020.10.15

本月再次中签一只新股,收益有了小幅增长,本月盈利较大的标有:兴全合宜、生物医药、富国天惠、兴全模式、鸿德丰泽、银华大盘、兴全趋势。大幅降低了仓位,移出富国天惠、银华大盘、兴全趋势,加仓地产与银行。

2020.10.31

本月仅实现了2个点的增长,月底最后一天有较大的回撤,在广州酒家操作上面过于谨慎,提前做了减仓处理,没有及时收盘时买回完成当日做T,导致错过了一次大涨。继续看好港股、银行、房地产行业,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期望后续能带来可观的收益。11月的策略继续加仓基金与ETF,减少个股持有比例。11月美国大选结束,预期股市应该会解决当前的分化窘境,还是有希望走出箱体行情,更看好是上涨。保持中等仓位配置,做好大跌后加仓准备。

2020.11.14

本月投资较为顺利,利润回撤控制也挺好的,多个波段的仓位也获得了较理想的收益,净值再创新高。
反思今年个别股票亏损,成也仓位,败也仓位,一个是生物医药ETF追高了,后续仓位控制不够好,出现了较大幅的亏损,另一个是运营商,作为国企尽管事实上垄断,但受到政策面的压制以及工信部要求的普惠,故尽管业绩还行,但股价不涨,生物医药遇到暂时回撤,但相信还是有机会复苏,运营商由于仓位控制尚可,对部分仓位止损转移至恒生指数,及时计提损失并挽回了较大收益。回溯减仓操作,止损还是非常合理且有必要的,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辣鸡的身上。
还有一个个股也是因仓位控制不好,加仓过早,目前还是-2%左右,预计下周可以回本后出掉一半,若无法回本也将出掉一半降低仓位。后续应该更加控制好仓位,不管是短期波段还是长期价值投资,都应当经过试验性仓位后,才会大幅加仓,不应在个股上押注过多。
看好港股内资银行与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将适度扩大两行业的投资。

2020.12.06

本月持仓净值创出历史新高,所持有的若干个ETF与LOF都有较好的涨幅,短线波段的收益情况也比较理想,因此做了适度减仓,降低杠杆比例,基本全部偿还了所有负债,考虑继续加仓传媒与生物医药。卖出了所有富国天惠的持仓,该基金近半年的走势都比较糟糕,看不到亮点。继续研究并补充一些备选基金。

2020.12.31

本月清仓了鸿德丰泽,主要原因是成交量太低,很难卖出,根本没有交易对手,回过头来看,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每次清仓后,都会继续上涨一波。
尝试买入中芯国际,几天内先下跌10个点,后上涨16个点,卖出后,又上涨了7-8个点,结论是这类股票不适合自己持有,买的金额也不高,即便盈利比例很高,也没有太大意义。
本月先后买入了福耀玻璃、立讯精密,小赚了8个点,后拿不住卖出了福耀玻璃,此时利润1800多,后来仔细想了想,越看越喜欢,又立即买回来,并且加仓了一倍,本月也盈利1万多。
因此也能得出一个浅显的道理,选股票比择时更重要,好的股票可以长期拿着,几乎可以不用任何操作,就能跑赢一切。
本月香港银行有小幅度回撤,在预想范围之内,比较看好香港银行,但同时认为还需要拿较长时间才会有结果。传媒ETF也触及到了新低,传媒ETF本来就是用来做网格与波段的,有波动就是好事,逆势在低位多次加仓。
短线波段操作本月不太理想,主要是也没什么时间操作,中午午休的时间有限,最大一笔为三七互娱,买入后第二天冲涨停,卖出赚了一小笔其余股票都是小赚或亏点手续费。
受益于整体指数新高,本月最后一天净值也是全年最高。明年加油。
以后更倾向于减少股票换手率,加大仓位集中度,选择若干十分确定的股票长期持有,选择两个品种长期做短线波段。

投资比例分配

固定仓位

fund percent(%) plan(%)
香港银行 18 25
兴全合宜 16 25
兴全模式 15 20
泓德丰泽 10 10
上海A股 8 12
深圳A股 5 8

动态/波段仓位

fund percent(%) plan(%)
恒生ETF 0 10
H股ETF 0 10
传媒ETF 24 20
生物医药ETF 0 20
运营商 8 8
地产ETF 0 5
500ETF / /

Investment Report

date mtd ytd net value share HS300 ytd
2020.01.01 / / 0.8707 0.6489 00.00%(4121.35)
2020.08.28 +8.52% +19.30% 1.0396 1 14.02%(4727.29)
2020.09.18 -1.87% +17.15% 1.0201 1 12.50%(4636.64)
2020.10.15 +3.55% +21.32% 1.0564 1 16.73%(4810.78)
2020.10.30 +2.12% +19.65% 1.0418 1 15.90%(4776.47)
2020.11.05 +4.24% +24.72% 1.0860 1 18.53%(4885.11)
2020.11.15 +5.25% +25.93% 1.0965 1 17.84%(4856.85)
2020.11.27 +3.59% +23.95% 1.0792 1 20.85%(4980.77)
2020.12.16 -0.19% +23.72% 1.0772 1.0182 20.20%(4953.87)
2020.12.31 +3.29% +27.74% 1.1126 1.0182 26.45%(5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