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这无疑是一个黑历史。

来大学的那天是8月31号,我是提前了一天来学校。那次还是第一次坐火车。是妈妈在雷州火车站送我上车的,虽然很不舍,但是我还是很开心很愉快的坐上了北上的火车,因为这离我的大学又近了一步。

然后大概过了7个小时火车才到佛山,提着旅行箱下火车了。下车后就开始问路了,问人家佛大河滨校区在哪里?谁知道人家压根就不知道!!!后来就问佛山卫校在哪里,然后才到了学校。

到学校后便发现学校和我想象中的差别很大,他妹的,这学校太小太难看了。原本以为会是那种从宿舍到校门口要几十分钟,从宿舍到教室要几十分钟,有人工湖、游泳池、很大很豪华的宿舍,出入需要校车或者自行车。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给哥造成的反差很大。

不过我觉得学校还行,因为我之前是在雷州一中读的,这里的环境比一中好很多很多了。我觉得饭菜还是比较可以的,宿舍还是很大了,没有上下床,尽管它是坑爹的3个宿舍共用3个厕所。还有一个9成5新并且带网线的电脑桌(可惜这网线不可以上网)。

更加坑爹的是学校门口只有一辆公交车,经常要步行几百米去中山公园搭车,不过还好有得搭,中山公园的车还是挺多的。学校门口有条河,可惜看不到源头在哪!学校后门连接着中山公园,这也许是佛山最大的公园吧,因为目前我还没发现比这个更大的,这也算是佛大的后花园。

学校到处都是树木,绿树成荫,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手机信号不好,电信的免费WIFI也是经常断线。在楼下几层信号都很差,但是这没有发生哥身上,因为我住在这栋楼最高层6楼,信号、WIFI通通都有。一开始挺羡慕北区的宿舍的,10多层,有电梯坐,顶楼应该空气很好吧!后来我也释然了,北区宿舍不过就是个蒸笼,到夏天就很热了。而南区空气一直很好,风很大,因为住在顶层,所以一直都呼吸着上层空气,楼下的那些同学一直呼吸着我排出的二氧化碳,哥表示很不好意思。楼上还有隔热层,所以说顶楼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还是有同学上网跑到阳台,打电话上楼顶,上厕所玩手机只能玩游戏不能上网,深表同情。

由于佛大有4个校区,分得很散,所以我们的开学典礼是在佛山体育馆开的,校长给哥灌输了“大学之大,不在于面积之大,不在于建筑之大,而在于什么什么”后面我不记得了,因为压根没认真听过。先后有好几个人发言,讲了挂科会怎么样怎么样,学分是怎么样怎么样,你要是怎么样就会被退学,还讲了什么什么奖学金之类的。

再后来才发现河滨校区是女生最多的校区,密度最高,传说男女比例达到了3:7,女生比男生多好多好多。读了几年后基本整个学校谁都互相认识了,因为太小了,我们每天就只在一条路上不断的穿梭。

最不给力的就是我上个大学竟然还要每天早上7点就起床,吃早餐,然后赶上7点20分的早读。

还开了个洗脑会,专门给我们讲就业前景、方向、学校的要求。院长一来就对着我们医学院的学生说,学医一般都关系到性命,所以要严谨,所以医学院对医学院的学生要求很严格,特别是纪律。这也间接导致了哥课程排得和高考前的差不多,一天上八节课是常有的事,有时候晚上还要上课。

本来哥数学和物理是非常好的,坑爹的大学课程竟然不开这两科,但是却保留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每次学习都很痛苦。好像就是老师故意把课程讲得很无聊,诱导我睡觉一样,更加创新的是,无机化学的老师说她讲课要从后面讲起,然后我们就是看天书了。印象更深刻的就是人体解剖学了,上实验课我就觉得挺有趣的,很多很多东西看,这里就不多说了。上人体解剖学的理论课的时候就更乏味了,老师指着各种各样的骨头,说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还有那个又叫什么什么骨。更离奇的是,有时候又说,刚才讲错了什么什么,然后我们就郁闷了。。。后来我舍友直接说了,没关系,反正说错了我们也不知道

影响更深刻的是那个上思想道德的老师,每天一坐下,就说,佛大其实在珠三角什么什么,地位也是很高很高了,不是佛大的硬件差,是因为佛大没有确定校址在哪里,所以没办法投资。。。整就像校长给钱给他宣传一样。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他说“我上课都是不点名的,大学嘛,自由、民主”。后来第二次上课的时候,他确实不点名(实际上没有老师点过名),直接把班长叫起来,“你班还欠多少人没来?”。然后骂了,一开学就有人不来了,人家大二大三不来还说是老油条,你们才大一就这样了。
让我感到最有教育意义的是,哥给一个禽兽同乡师兄出卖了,那禽兽还是医学院团委组织部的部长,本来哥都不喜欢他部门,压根对团委就没兴趣,这厮竟然打电话给我,说我们是同乡,希望我进他的部门,以后有机会或许还可以竞选个部长当当。由于哥很有自信,只去竞选了这个部门。第一轮面试很简单就过去了,第二轮面试我觉得也很简单,因为17个人参加就淘汰5个人而已,面试是分成不同小组进行的,有自我介绍,和团队讨论,最后组长发言,然后我就代表小组发言了,基本上从面试的地方出来的时候觉得进这个部门是没有问题了,然后就等结果了。最后等来的是体育部部长也就是我现在的部长打来电话,问我对体育部有没有兴趣,说可以录用哥。然后我打电话给那个禽兽,第一次是10秒钟,然后他挂断了,可能是内疚吧!再然后我继续打,接通了,我问我为什么不进,他说我太活泼了,组织部的工作很无聊很忙,可能不适合我,然后又说了什么什么不好意思云云。一开始我也是一头雾水,后来有和另外师兄和同乡沟通了下,才发现他妹的就是这种人。后来我总结出来,根本就不是我没有这个能力,其实就是他不想让我入而已。为什么呢?我和他有什么矛盾所在呢?我思考了很久,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那厮怕我会和他竞争同乡会会长这个职位。引用几个师兄的话来说,比他帅、比他有能力、比他长得高的都不能进他的部门。

可悲的是,这厮竟然还是雷州一中的,亲手把哥毁了(其实也没太严重,都过去了)。

不过感到欣慰的是,还好我没有进,起码我通过这个教训看清了某些人的为人。那厮竟然还是同乡会临时会长之一,后来我便只好退出同乡会了,坑爹的同乡会太烂了,并且还不团结,第一天聚会就收了我15块,我就权当给狗吃了。和广工、广药的同乡会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听大学城的同学说,他们进同乡会都是师兄师姐请吃饭,不用交钱,都是师弟吃师兄的,很是羡慕啊!!!

一起面试我的有好几个部门的老大,然后我可能就被推荐了,有4个学生会的部门可以挑一个去。因为体育部部长打过电话给我,后来我便去了医学院学生会的体育部,我觉得同样是部长,咋差别就这么大呢,体育部部长人挺好的,我有两次都打算退出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部长都是说“你考虑考虑咯”,然后我就留下了,部门的人也挺和谐的。可惜我有可能是体育部最瘦的一个,哈哈。

觉得体育部的工作应该挺少的,但是可以因为那个禽兽师兄,没能再去医学院三大机构的其他部门了。

然后只剩下校级机构了,我便去竞选公关策划部,并且顺利的进了!感触之间又想起了团委的组织部,第二轮面试17人淘汰5个都把我淘汰了。而校级学生会三四十人,只招5个人,我都进了,我只能说,某些时候的某个地方,某个同乡既是垃圾。

周末的时候去了学校的其他三个校区,感觉差别很大。

北院是很宽广的,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不知是人工湖还是水库,校内还有个大桥,不过没去过桥那边,宿舍好像都是1200的,没空调,一个洗澡间,一个厕所。除了一栋还是两栋十几层的宿舍楼外,其他的宿舍一般都是3、4层,宿舍门口有很大的空地,可以用来种菜啊种花啊,不像我,只能种仙人球。北院的图书馆很大很豪华,比河滨的舒服多了,小卖部卖的东西很多,还有免费的校车可以坐。

本部就很漂亮了,是我理想中的大学,基本上什么配置都差不多具备了,那天是中午才坐校车去本部的,所以没多逛就出来了。感觉本部的设施很不错,门口还是写着“佛山大学”,交通很便利。很多东西都标有英语,好像留学生院也在那边。

同济就比较惨了,那宿舍就是雷州一中那个档次,就是交通超便利,但是他们一年后就搬回本部了。一年后现在的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浮云。

一开始不喜欢河滨,太小太旧了点,并且大三的时候经管学院和文学院都会去本部读了,只有医学院留在河滨。我和大三的师姐谈论过,她们说很怀念在河滨的日子,那时候经常可以碰面,很多人都可以挤在一起玩玩,去了本部后,同班的同学除了上课外都没见过几次面,还说其实读到大二的时候就会觉得环境最不重要,因为我们不可能天天去草地上打滚。

后来我也想了想,医学也挺好玩的,还是不要转了,坑爹就让他坑4年吧!

再后来去了佛山中医院参观,看看将来的工作环境!一进去后,到处都是中央空调,还问了那个医生那几个设备分别是多少钱,弄坏了要不要赔,为什么显微镜没有自动化的,要全手工。

我们是课程最多的一门专业!课程表一般人真的很难看懂,密密麻麻的,上次去复印课程表,那师兄还开玩笑说我的得多收钱,然后给他的给我看,他妹的,坑爹啊,为什么他一个星期就那么几节课,我都能背下来了。

总而言之,大学生活还是很愉快的!

无奈的高中

这是大一的时候写的QQ空间日志,缅怀过去,接受黑历史。

忆想当年高考,考完以后真的没什么感觉,每当人家问难度怎么样,我都不敢回答。其实我真的没什么感觉,我怕如果我说题目简单,人家又说,“哇,你好厉害啊,绝对能上个什么中大的啦”,如果不小心说,我觉得很难,人家又说,“那肯定是你平常没努力学习啦,人家谁谁说很简单的喔,理综能拿下280分,数学都有135+哦,英语那难度真的130+没问题,这样估计也就有600多了”。不过我真的觉得理综很坑爹,特别是生物,有些题目平常都没有练过,但我有时候又很鄙视那些,考完以后说死啦死啦,最后上了个重本。

考完以后回到家里,家里人问起考得怎么样,我只说该做的都做了,考得不是很理想,但起码也就是这个水平了。后来他们又问我能上个什么,我说估计就只能上个2B吧,因为我不好意思说我能上2A,因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给自己留点可以回旋的余地好一点。实际上,在我的估计中我是绝对能上2A的,因为高三的所有模拟考试我都是能上2A或者一本。考完试以后还想到,如果别人也发挥不是很好,那么哥或许还能上个一本什么的,但这些都是后话了,说出去也没多少人信。

直到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基本上在家里没什么好脸色看,每天就是给家人贬低贬得要死,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有时候我一分钟都不想在家里待。高考放假后,那一段日子真的非常非常无聊,非常非常空虚,基本上所有同学有亲戚在广州、深圳的都过去玩了,整个雷州城就变成了空城了,而我这种没多少亲戚的苦难高中生,找不到一个人出来玩玩,每天QQ上都是,“我去XX了”。好在那时候我妹妹读初三,放假在家里,经常要看很多书和资料(比我初中的时候努力上很多很多),然后不懂的拿来问问我,剩下的时间就是上网了。经过那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质疑我的人生,会不会我真的很糟糕很烂很垃圾?然后再联系到很多东西,就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然后想到的就只有两个出路,一、复读,二、打工。二显然是不行了,一的话我又不想再重复那高三的生活,但是又放不下自己的理想,就只能等到成绩出来了再做打算。

在他人的极度质疑下,那一段时间,我估计自己也就只能上个3A或者2B,然后家里人又说,如果是3A,那就去读大学吧,2B的话想复读就复读,不想复再看看读2B还是3A。然后就大概这样每天不断的折磨下,有时候还会和家里吵吵架,这就是高三后的生活了,跟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悲催的童年啊!

后来出成绩那天,我反而不紧张了,刚开始的时候坐电脑旁边查了查,查不到,然后就算了,我不想查了,晚一点再查吧。然后就看电视去,然后我爸就跳出来讽刺道,“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考完试,分数一点都无所谓,你读的是什么书啊”总之很多很多,就是能有多差就多差,往死里贬,那时候特痛恨了,后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消气。

然后我就查成绩了,刷新了几次,就刷新出来了,500+,超出2A就20多分,那时候我心情很平静,当看到数学只有119,那时候才真的觉得自己败了,很强烈的挫败感,因为那时候我高考数学最后3道题都有做,而且做了不少,我觉得不会这么少。但是起码心情觉得舒畅很多了,起码能跟家里人交代了,后来也就笑笑happy了,然后就跟家里人说了,后来他们兴奋了好一阵子,就像中五百万彩票一样。中间我爸又跑过来让我再查一次,确认一下,怕空欢喜,然后还是那种很不相信的眼神,貌似就是“你终于能继承我的优良基因,终于能让我在同学朋友面前有面子一次了”。然后我父母他们就各自拿手机啊电话啊打电话给这个、那个同学啊朋友啊,说他们儿子上了个二A了之类的,还说,他们从来不给我压力,一直跟我说考出水平就ok了,大意是还能在我跌倒的时候告诉我不要气馁,在我失败的时候告诉我要坚强,如果没有他们一直多年以来的严格管理和指导就没有我今天。只有我妹妹就打给她同学,只是说我上了2A,然后又转告我说她同学的什么什么祝福,还算小安慰了一下下。再后来就像病毒蔓延的速度,所有的亲戚都知道了,然后都觉得这就是一个只能上个“普通3A”的屌丝逆袭,什么运气之类的,神灵保佑的一下子降临到我头上,很幸运很幸运才能上个2A。这逆转,深深感叹道,这社会还真的现实啊!!

尽管我一直觉得这不是我的水平,以我水平起码能上个一本,但现在说起来这些已经没什么作用了,通通都失去意义了,可能也没多少人会愿意去相信,但起码我觉得 I can。直到后来拿毕业照的时候,当知道班里好些人都考得比我好,当然他们能考得好我也很为他们感到开心,但是多多少少自己的事情要比他们那些破事重要吧!!!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很失败很失败了,那是考得得有“多么糟糕”才能到这个地步啊。不过既然都过去了,再提什么都没用啦,说什么都来不及啦,这个成绩将决定以后的四年大学生活。那时候班主任也说,你考得不怎么好,不过起码也能上个2A了。了解我的人都会感到,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啊,反而另一边,我家人就觉得,“这次肯定是出的题比较对你胃口,出到你比较擅长的题目了,你发挥的很好了,才能上个2A,不然以你这种水平,能上本科都不错了”。那时候,我能说什么吗?答案是,不能,那种心里面的某种“苦”,只有自己在那个特殊的阶段才能感受到,我现在都回忆不出了。

一直我很纠结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从来都不了解我,不管是父母还是那些亲戚,我知道他们很关心我,但是他们从来都走不出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本质上觉得哥很差,就是那种跟小混混一个档次,考试靠猜靠运气的。我承认,小学的时候,那综合成绩真的是很差,但是不管我小学还是中学获得的无数数学竞赛奖项,都没能让人家对我有所改观。有时候,人的信心一部分来自于家庭,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记得我小学毕业考试的时候英语只拿了38分,低得可怜,但是在那时候的小小的我心中,我在想,我就只能拿这个分数,除了数学应该拿高一点,其他的不管多低都可以接受得下。不奇怪,他们也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没人说什么。我一直觉得小学的时候,不管是学校方面还是老师、父母方面都给我很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少去回想小学的时光。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那时候成绩不好,玩的比较多,也算是一个小不错的童年吧!但是我更喜欢没读书前的那段时光,那才是真正的童年,那时候很期盼读书,却不知道读书其实是个噩梦。

我一直很感激以前四年级的数学老师和六年级的班主任,感激四年级的数学老师是因为如果没有她就没有我今天的数学成绩,记得那时候我骂了她,然后被带去办公室教训了一顿,然后又要回去写检讨书,附带家长签名。想起来,那段时间真的是背到极点了,整个年级大部分都知道我名字,敢骂老师!!!然后她问我上次数学考试多少分,我说85,她说,下次考试你考不到90你就死定了。后来我就不得不努力学习。至今还记得那次发试卷的时候,老师点到我名字,然后全班在静静的听,后来听到是95分,然后我就上去拿试卷了,末了老师还问我紧张不,我就点点头。而六年级的班主任是第一个让我觉得是那种“有教无类”的老师,尽管可能现在她已经不记得我了,但是我还是记得她,那时候她给我的感觉就是,“既然你能把数学学得那么好,还能参加奥赛,那肯定能学好其它科目”,然后就一直觉得我是那颗金子,始终会有发光的那一天,很多东西对我也是很信任。也是极少的语文老师表扬了我很多次,尽管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对我来说,却有很大的意义!

小学的那段日子,现在回忆起来真的觉得那时候的我真的特别特别的“自卑”,而且那种自卑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不管什么东西都会觉得自己不行,一直都把自己归类到差生的行列中。或许是后来偶然参加了奥赛,获得了个什么小奖(反正小考时候没有加分),然后才能从数学方面来肯定自己,那时候期末的奖状都是少得可怜,家里人,特别是父亲,也从来没给过什么好颜色,每次除了讽刺还是讽刺,都不会像小学生作文书上写的那种,拍拍我的小脑袋,告诉我,过得开心就好什么了。也不会说,我知道你行的,你可以的。尽管我也知道“其实你很聪明很有天赋只是不怎么爱学习”的意思是“你还是很差”,但是他们连这个都不想跟我说。

小学获得的奖状就那么3、4张,绝对不超过五张,涵盖了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等,那时候还真的傻得很天真,以为一张奖状就可以肯定自己,拿了张奖状还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但是我最后才发现,即使有了也不会让家里人有什么改观,如果不幸跟老师”花钱补课“了,我爸就会说来的,你这奖状实际上就是花我的钱买。5年级的时候拿了个”优秀少先队员“,但是也没什么表扬之类的,因为这个奖状很”低档“,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讽刺,因为那时候有并没什么重要了,还要是”三优学生“或者是很多张才有用。然后就有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出来跟我比较,我多么多么的不如,而那时候连我妹妹的奖状是能贴满家里的一面墙的,显然然后就把”仇恨“转移到更小的小孩子身上了。当然,你不能选择父母,你不能和别人比”别人家的父母“,因为那样就太大逆不道了,仿佛也跟传统的道德和主流思想背离了,你也不能跟你父母说,谁谁她爸对她很好,你要学学。期间还有很多”母亲经常打牌,女孩成绩很好很自觉“、”父母务农,每天吃隔夜饭,成绩很好“等等例子,在激励我,我生活很优越,我没有理由不学好。很自然的,我就很痛恨那些”例子“了。

尽管考得不好,但是后来还是考上了雷州二中,那时候父母就觉得如果让我去二中读,缺少了家里的管理,那肯定是整天去上网,和很多很多人一起“变坏”,然后就果断的拒绝我去雷州二中的“签证”。那时候也很小,没有什么民主和自由的意识,没怎么抗争,就要求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就草草了事了。尽管我没有去成,但是那本红红的录取通知书还是肯定了我的小学生涯,尽管真的特别糟糕。至今还能记得那时候,那是2005年8月1号,我一小学很要好的同学打电话给我,叫我和他去报名,后来我说家里人不给去,让他自己去报了。然后挂完电话就回房间哭了好一阵子,那时候父母好像不在家,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心酸,因为小学的理想就是考上雷州二中,上了却不让去,那挫败感我当时应该没有弄明白。

后来初中就去了离家里很近的职中,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为自己的权利开始斗争,与封建家庭独裁体制斗争,争取自己的freedom。但是一直都没有实现过,直到中考,也是以失败结束。

小学和初中那时候,有几个堂哥在我家住过,其实我们都觉得我们父母管得很严,很不好,连乡下都不如,看个电视都不给,出个门还要汇报一下,跟监狱好像没什么区别,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发现自己的问题,也没想过去改变,跟他们提他们也不会接受,只会觉得你很无理。相反,那时候的我倒是很羡慕那些”农村”(其实也不算是)的同学,人家父母书读得不多,但是很多道理都懂,他们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一样。因此我整个小学、初中、高中,从来没有带过几个同学去我家玩,因为我觉得我家不好玩,而且带回家玩的后果就是家里人会问那个同学是谁啊,成绩怎么样啊,虽然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很不喜欢。

后来我就想到,我需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不能再和父母住在一起了,而且高中也是可以有条件住外面了。我想我很难在接下来的高中,还是面对着那么多双目光的质疑和轻视,没人能受得了,没人能接受人家一直把你摆到一个很不恰当的位置,并不停得告诉你你就应该这样你就应该这样。我可不想再在这样的“环境”下去读高中,那样的话,我真的就本科都上不了!我真的不想辜负以前所有对我很看好的老师,我需要证明他们的眼光是对的。

即使后来去雷州一中读的那段日子,尽管我家离得也不远,就几公里,但是我还是想住宿,无奈学校没有宿舍了。好在外婆和阿姨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收留”了我,从那时候起,我才觉得我真正的小小独立了起来,不再需要家里无尽的问责。高中那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有些问题还真的很严重,我妈不相信我的程度到达了我拿钱去买一本资料好像都要拿回家给她看看(以前的习惯)然后再报销的程度,后来我们很激烈的吵了一架。我再也不问她拿钱买资料,而是从自己伙食费中拿钱买资料,那时候才觉得,知识竟然要比吃饭还重要。那段时间我妈还觉得她很对,是我很不理解她,我觉得我们都不理解对方吧!我知道她可能也是为我好,但是我都这么大了,不可能还要拿书给你看了才能给钱吧,那样我就觉得很没面子,更不可能好意思跟其他同学说,我妈可能也觉得”我给钱给你买书,你为什么就不能拿给我看看呢?你不给我看就肯定是心理有鬼咯,要拿钱去做别的事情“。不过最后还是我妈妥协了,期间整个高中都发生很多很多类似的事情,有时候觉得自己很不懂事,有时候觉得父母很不理解。后来我妈在高三下学期真的改变了很多,那时候我才觉得我们的位置摆到一个正确的位置,我们才能真正“相对平等”的相处、交流,而不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但也只是改观一下而已,远没有电视那么离谱,还是有很多东西谈不到一起。然后高中期间我跟我妹的关系也从以前的“敌对”慢慢变得越来越好,估计的原因是高中那会吃得很差很差,然后出于女性的那种怜悯,很多东西都不和我争,不和我计较了。每次想吵吵,就会想到“他那么幸苦,那么可怜,还是算了吧”。

直到高三的时候情况才改变了很多,那时候的情况基本就是一个屌丝逆袭成高富帅的案例。高三的我就开始努力学习了,这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湛江市高考调研考试就拿下了学校理科第216名好像,那时候学校2000多人,而我高二的水平也就500多700多名。但是高三不再留在重点班读了,然后在我们那个班就排到应届生第一名了。然后第一次月考的时候就拿下全年级第144名,全班第一名了,后来接下来那一段时间,不管是班主任,还是老师,都觉得哥是个人才了,估计能上个重本什么的了。离奇的是,高二那个不怎么给我好脸色的前班主任在我一次去办公室的时候竟然也主动找我搭讪,说亚特你成绩现在很不错了,进步非常大。我那时候心里那个郁闷啊,这世界还真是太现实了。期间我感觉伤害最大的就是,家里人竟然问我,你是不是作弊的?

后来整个高三就在不痛不痒中度过了,期间排名时上时下,基本都是班上前几名,数学成绩一直是第一,我不记得有几次不是第一了,反正什么都干过,也没怕过任何老师,也跟好多老师作对过。因为一直都看不起那些班干,所以整个高三也没有在班里面担任什么职务,后来也很鄙视某些班干部的行为,很多东西都看不惯,不过也无可奈何,人家也是人家妈生的,我凭什么去说人家,有什么资格去评论人家呢!后来高三大概就这么结束了,期间有快乐有悲伤,不说也罢。

尾记: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能回忆起这么多,好像就是昨天发生的一样,但是有些东西真是很难忘怀,会一直记很长很长时间的,当我想起以前的很多很多事情,有快乐,有悲伤,有各种各样感触,但是不管怎么样,生活中,真的很感谢有了你们。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剧本,那么在我的人生剧本当中,很多很多的你们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我的剧本中,我才是主角,才是导演哦,一般IQ很高的人才能记得住很多发生过事情吧,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哈哈!!!